山东大学深化要素改革,创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院校动态

点击数: / 作者:调剂猫 / 2024-05-30
院校资讯

近日,山东大学第一届大学生文科实践创新大赛圆满落幕,此次大赛不仅展现了该校文科实践教育的丰硕成果,也彰显了学校在新文科育人模式上的探索与成效。大赛吸引了来自全校52个学院、文理工医各专业的近3000人次参与,催生了众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项目。其中,冠军团队“绘声绘色——一款能画出声音的儿童音乐教育启蒙平台”的负责人崔明欣表示,大赛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学校的实践育人模式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山东大学依托其学科齐全、文史见长的优势,积极探索并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和山大风格的新文科育人模式。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曹现强强调,加快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和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是人才培养的重点和方向。为此,山东大学聚焦于培养在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等基础学科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以及国家急需的“外语+”、“大数据+”、“信息+”等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为实现这一目标,山东大学构建了“1265”新文科育人体系,即一套方案引领、两类人才培养、六大建设推进、五大保障措施健全。这一体系旨在促进文科教育的融合化、时代化、中国化和国际化,为培养文科拔尖创新人才、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山东大学通过建设尼山学堂和经世学堂两大特色学堂,打造拔尖人才培养的特区。尼山学堂专注于古典学术人才的培养,注重课程体系建设和学术训练,旨在培养具有深厚学科基础、能够潜心研究中国古典学术的拔尖人才。经世学堂则采取本研贯通、通专结合的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特别是在经济学领域,通过薛暮桥班等特色班级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术和实践机会。

同时,山东大学还通过深化要素改革,培养国家急需的实战型文科人才。学校设立了多个微专业,如“古典文学”等,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机会。此外,学校还积极探索双学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英语+法学”双学位班等,为培养复合型文科人才奠定了基础。

在微专业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山东大学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依托微专业成立了“山东大学国际组织人才领航计划实验班(虚拟班)”,培养了近300名学生,为国际组织领域输送了优秀人才。同时,学校还建设了多语数智新文科实验室等实验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2023年4月,该校成功申报获批了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新文科专业,整合了多个学院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全面、自由和多元的发展空间。同时,该校还建设了多语数智新文科实验室,建立了“6+1”实验室体系,为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人才提供了实验实训平台。

展望未来,山东大学将继续深化要素改革,创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同时,学校也将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学科优势,推进计算机领域教育、科技、人才的协同融合发展,共同打造计算机学科领域世界主要科学中心、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