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思考提升本研贯通的有效性院校动态
近年来,本研贯通培养模式作为高校改革举措受到青睐,其连贯性和长周期特征有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并适应社会对高学历、年轻化人才的需求。然而,该模式也引发关注,存在利弊需探讨和改进。当前,提升本研贯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有效性成为关键,需发扬其优势并应对潜在问题。
贯通也要分阶段进行
本研贯通培养模式虽然打通了整体培养过程,但仍需分阶段进行,以科学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并整合教育资源。培养过程可划分为知识架构、方法训练和选题研究三个阶段。在知识架构阶段,应整合课程资源,形成层次性和互补性,避免内容重复和结构偏颇。在方法训练阶段,应整合实验室和导师资源,让学生接触先进仪器,参与学术和实践活动。在选题研究阶段,应整合学术资源,提供科研条件,必要时进行联合培养。每阶段结束时应制定考核标准,评估培养质量并及时调整。
不是所有学科都适合本研贯通
本研贯通培养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科。例如,某些应用性强、就业前景好的学科,学生可能更倾向于直接就业,对高学历需求不高,不适合本研贯通。同时,一些社会科学学科需要多元化的学缘结构,也不适合本研贯通。根据高校试点情况,本研贯通在基础学科、医学和农学等领域效果较好。因为这些学科理论性强,需要深厚的知识积累和长期实践,本研贯通的连续性和长周期特性可以满足其人才培养需求。因此,在选择是否采用本研贯通模式时,需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本研贯通
本研贯通培养模式并非适用于所有学生。该模式主要培养“学术型”和“研究型”的拔尖创新人才,因此选拔时需综合考虑学生的科研潜力、创新意识、学习意志、专业兴趣等因素。目前部分高校过早将本研贯通作为招生宣传热点,但合适的选拔时间应放在本科一年级末或二年级初,以确保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并对专业有充分了解。考核不宜过密,以免打断培养过程。科学的选拔考核机制旨在避免学生主动流失,并对不合要求者进行分流。中途不授学位,但应提供出口,允许学生进入普通班级调整,确保培养质量并解除学生顾虑。
给学生更多机会“走出去”
为避免本研贯通培养模式的封闭性影响,应为学生创造更多“走出去”的机会。这包括参与多国多校的联合培养,获取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方法训练,并接受多导师指导。在长周期培养中,可计划性地派学生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联合培养或短期访学,以拓宽国际视野和科研思路。同时,高校应设计跨学科课程选修要求,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强化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训练。实验室轮转作为一种有效的培养方式,应在本研贯通中得以实施,帮助学生积累人际网络、知识技术。这些措施将有效打破培养环境的封闭性,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科研创造机会。
本研贯通期待管理部门通力配合
本研贯通培养模式要实现机制上的无缝对接,需研究生院、本科生院等职能部门和各培养单位的紧密配合,并制定完善的配套制度。在顶层设计上,校领导需达成共识,职能部门划分实施范围,培养单位提出具体运作策划。学生选拔和考核由培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职能部门监督复核。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需职能部门提出要求,培养单位整合课程和细化环节,导师团队制定个性化计划。职能部门为培养单位提供政策倾斜,培养单位负责落实培养计划。需制定相关选拔、考核、分流、学籍管理等制度,明确各方权责。处理保研指标、中途学位获取、退出学生调整等问题时,职能部门和培养单位及导师应充分协商。
只要选择适宜的学科和生源,畅通机制、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强化管理,本研贯通模式就能充分发挥其有效性,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强国战略实施。
(作者单位系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64调剂网-最权威的MBA/MPA调剂平台
24h调剂热线:1509999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