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七十年,共筑新时代师范人才梦——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论坛与未来教育家培养峰会院校动态

点击数: / 作者:调剂猫 / 2024-06-27
教育资讯,院校资讯

在新时代的浪潮下,基础教育改革与师范人才培养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6月23日,上海师范大学隆重举办了一场庆祝文史学科服务基础教育七十年主题大会,并同步举行了“未来教育家”培养论坛。此次盛会汇聚了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近百位基础教育领域的专家、特级校长和特级教师,共同探讨新时代下师范人才培养的新方向和新路径。

自1954年建校以来,上海师范大学中文、历史学科已经走过了七十年的辉煌历程,培育出超过16000名师范生。其中,超过85%的毕业生投身基础教育一线,成为上海乃至全国中小学语文、历史学科的骨干教师。在开幕式上,学校党委书记林在勇强调了文史学科在坚守教师教育特色、加强党的领导、突出教师队伍建设基础以及坚持守正创新方面的重要性,并表达了打造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坚定决心。

在论坛上,与会专家们围绕师范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张志敏提出了文史学科在服务基础教育的同时,更要发挥引领作用,关注新课程改革和未来教师职业胜任力的观点。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章清教授则分别从学科建设与教师教育、提升学生对历史的想象力等角度,强调了人文学科在人才培养和国家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谭帆教授针对师范生培养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提出了将师范教育与人文专业知识教学有效结合、关注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等建议,并分享了导师制、读书会制等成功经验。此外,大会还特别表彰了1958级中文系援藏校友代表,他们为支援中西部建设、投身文教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得到了高度认可。

在“未来教育家”培养论坛上,与会学者、名师围绕教育家精神引领师范生成长、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数字教育赋能创新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新时代师范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上海师范大学的师范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