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赋能东巴文传承:华东师大研发古籍翻译系统,点亮纳西文化新篇章考研新闻
东巴文,这一被誉为文字“活化石”的象形文字,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活态象形文字体系,于2003年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然而,其传承之路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今年暑期,华东师范大学组建了一支充满活力的社会实践团队,他们远赴云南丽江,与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携手合作,利用语言文字基础理论与前沿人工智能技术,成功推出了东巴古籍智能翻译系统。这一创新成果,不仅标志着智能教育技术的重大突破,更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注入了强劲动力。
该系统深度融合了图像处理、深度学习、大模型等先进技术,基于东巴文化研究院丰富的图像与语音数据资源,初步实现了东巴典籍的智能识别与诵读功能。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周爱民表示:“此系统的诞生,为东巴文字的识别、翻译与研究开辟了新径,加速了这一古老文字在现代社会的解读与传播,是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典范。”
面对东巴文1400余单字的多样性与非标准化挑战,华东师大团队与丽江师范学院及东巴文化研究院紧密合作,历经三年不懈努力,不仅研发出智能翻译系统,还编纂了《东巴文象形文字读本》,并开发了系列传承教育课程。这些教材与课程在丽江当地中小学及师范学院广泛应用,为东巴文化的普及与传承架起了坚实的桥梁。
此外,实践团队还深入课堂,实地授课并调研新形态教材的应用效果,持续优化课程与教材体系。同时,通过主题分享、学术研讨等活动,深入探索东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路。团队成员贾博文感慨道:“作为青年学子,我们有责任将所学用于文化传承,用科技的力量点亮纳西文化的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对口支援下,于今年6月成功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丽江师范学院。两校在科学研究、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协同提质的新路径,为地方院校培养能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此次智能赋能东巴文传承的实践,不仅是教育技术与民族文化融合的生动实践,更是青年学子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生动写照。未来,随着智能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东巴文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定将在现代社会的舞台上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64调剂网-最权威的MBA/MPA调剂平台
24h调剂热线:1509999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