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要人还钱其实不难——从日常事件看组织行为学原理经典分享
点击数:
/ 作者:小鹰 / 2019-04-22
组织行为
在开始读这篇文章之前,请先思考一个问题:有没有朋友借了你的钱,说好三天就还清,却好像再也记不起这件事儿了?
面对这种情况,你是直白地提醒他还钱,还是借助网络上流行的各种“花式催债法”,暗示他该还钱了?
为什么作为出借方的你,本应该是理直气壮的那一方,在这一刻却变成了小心翼翼的“弱势群体”?
78.5%的人不敢直接要钱 有话直说居然这么难?
很多人都遇到过以上类似的情况。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志学教授曾多次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设定了相同的情境:如果你与一位关系不远不近的熟人逛街的时候,对方借了你400块钱去买鞋子,说好明天就还你,但是却像忘记了这件事一样再也没有提起过,你会怎么办?
结果是,超过78.5%的学生认为自己会选择用间接的方式去请求别人还钱,或者干脆不去要了,别因为要钱这件事情破坏了友谊,让别人认为我是个小气的人。
那么什么是间接地要?比如说,有的人会先去问朋友,你那天买的鞋子穿得怎么样呀?舒不舒服啊?其实潜台词就是,你买鞋子的时候借我的钱该还了。
如果这还不奏效怎么办?有办法,前几年国内流行一种叫做“反借”的手法,你借我400,那我也借你400,这样不就扯平了吗?
然而当张志学教授让大家互换角色时,情况却大不相同了。张志学教授让学生假想自己就是那个借钱不还的同事,询问他们会怎么看待被催还钱这件事情,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在课堂实验中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不会对催债者产生厌恶情绪,欠债还钱本来就是正常的事情。
这种现象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的,张志学教授在美国的两个城市也进行了实验,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对于国内外的许多人来说,开口让借钱者还钱确实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
类似于这样有趣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在公司里,上级通常希望下属能够多多建言献策、提出创新的思路,但下属们往往因为担心引起同事的排挤或自己的建议不被接纳,而最终放弃进言、保持沉默。在生活中,不好意思要钱可能给自己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而在企业中,员工不敢开口进言可能意味着企业的创新性会被遏制。
小事情大学问 员工进言中的组织行为学原理
早在2001年就有来自美国的学者注意到类似的现象并展开了类似研究,认为人们在面临他人有损于自己利益时,担心自己直面冲突的行为后导致消极后果,美国同行的研究作品最终在2006年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既然如此,张志学教授和博士生魏昕必须在同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过去的十余年间,他们基于对中国人社会生活中回避冲突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后开展了大量研究,解析人们为什么在社会生活中有话不直说,并进一步引申到企业管理当中对员工进言的思考上来。
魏昕和张志学教授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大量古今中外的记载,发现有许多关于员工进言的实例。据记载1300多年前唐太宗曾向魏征咨询为什么大臣不肯向自己进言,魏征分析认为:“懦弱之人,怀忠直而不能言;疏远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怀禄之人,虑不便身而不敢言”。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平庸懦弱的人不进言,是因为他们没有想法;和皇上关系不够亲近的人不进言,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建议或意见不会被皇上接受;而追名逐利的人不进言,是因为害怕进言的风险。
这样的故事给了团队以灵感,认为魏征提到的第一种原因“有没有想法”是进言的前提;而“进言的有效性”和“进言的风险”是影响员工进言的关键心理状态。有时候,人们会为了展现出自己很能干、自立或有勇气,通过建言得到他人的欣赏;但有时也会为显得自己随和、守本分,从而保持沉默以免遭到他人排斥。所以,人们越觉得自己的建议或意见能被上级接受而为团队或组织带来改变,就越有可能进言。有效的进言提升了员工个人能干、富有影响力的形象。另一方面,如果员工觉得自己的建议或意见不会给自己带来人际或职业风险,也愿意进言。
魏昕和张志学教授等针对66个高新技术企业团队(包括66位领导和262位团队成员)进行了实地调研,建立并验证了他们建构的精细的理论模型。他们利用严谨、科学的研究结果论证了在企业中如何营造宽松的进言氛围、减少进言的风险从而促进员工进言,提供组织的创新性,并将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上。
小事情隐藏大学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种行为往往都包含着深刻的组织行为学原理,如果能将这些行为背后的含义抽丝剥茧,就能理解人们一系列行为的内在逻辑。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如果能够充分地理解员工的行为逻辑,将会极大地提升管理效果。
北大光华的师生团队长期以来在研究中注重“管理相关性”,从日常生活和各类管理现象中出发,提炼理论并进一步为实践提供启示,秉持这一理念深耕学术,以期能够为管理者提供有力的支持。
最新发布
热门关注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调剂动态
24h调剂热线:15099997889
64调剂网-最权威的MBA/MPA调剂平台
24h调剂热线:15099997889